参考信息 首页 > 信息交流 > 参考信息 >

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 促进社会和谐
2013-07-25 09:24:35   

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 促进社会和谐
(龙井市图书馆 池珉洙)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图书馆如何创新服务功能,加强机制、基础建设,加强服务创新和科学管理,维护读者利益;完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做贡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功能;建设;和谐
 
    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投入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一定要充分认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加强图书馆服务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尊重读者权利,维护读者利益;完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
    一、加强机制建设,促进服务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一是加强公共图书馆制度建设。首先要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现在我国还没有一部全国统一的《图书馆法》,但在盼望《图书馆法》早日问世的同时,图书馆应积极地做好规章制度建设。其次,规章制度建设也是公共图书馆馆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全面修订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工作纪律,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奖罚分明。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图书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图书馆的政策和法规,促进图书馆业务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还可以切实保证读者充分享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进而创造出人人遵章行事的和谐的氛围。
    二是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引进有关专业人才,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人才保证。
    二、加强基础建设,促进服务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能够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要能给读者提供更为合理和方便的优质服务,真正履行文化服务职能,就必须加强基础建设,促进服务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图书馆建设要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加大政府对图书馆的扶持力度,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建设具备一定条件、规模的图书馆,紧密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推进,抓紧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建立覆盖乡镇、社区、学校的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图书馆资源合理配置。
    二是要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在经费保证的前提下,购买印刷型中文图书、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以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围绕学科建设开展文献资源建设,要经常地走访读者部门,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了解社会各层次学习需求,定期听取不同层次和专业人员对于文献采购的意见,妥善处理读者对文献采购的推荐和建议,充分发挥在书刊采购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书刊等文献采购的准确性、实用性、连续性。继续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加强对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数据库的购置,特别是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引进,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数字信息资源,加强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挖掘网上免费数据库和电子书刊,以及其他信息,充实虚拟馆藏。增加人员,充实队伍,开展数字资源制作及文献资源的整合工作,进行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加强网站建设,充实网站内容,办好网络期刊。
    三、加强服务创新,促进服务的功能化和人性化
    在无论公共图书馆的外部环境、读者需求、设备条件、人力资源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今天,实现人性化服务也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发展变化,充分调动每个馆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挖掘新潜能,不断开发新方式,使图书馆充满生机和活力。
    加大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力度,主动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提高文献保障率,基本做到读者提出的文献信息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数字资源,辅导读者使用资源,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如采取经常印制数据库介绍、使用方法的宣传单,图书馆网页活动窗口通告等方式进行宣传,讲座规范化和制度化,既要有集中式的培训,又要有答疑式的个别辅导,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咨询服务,实现在线参考咨询。
    四、加强科学管理,实现服务的自动化和最佳化
    管理就是经济、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最佳化。先进的管理则是更加科学与完善的经济、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最佳化。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代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数据库和电子书刊,为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就必须确保图书馆网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并进一步完善各个工作岗位的设备和系统配置,既能满足工作需要,又要避免设备闲置浪费。
    因此,在实现图书馆服务职能的过程中,人性化的管理与和谐的管理及先进的技术能产生更大的动力、更大的经济、效率与效益,使经济、效率与效益更加科学化、最大化、最佳化和完善化。
    五、开展服务活动,增强服务主动和文明程度
    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以馆为家、爱馆如家”活动,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的良好馆风;加强“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意识,立足于实际,开展全方位服务,开展文明建设活动。如开展网上续借、录音电话续借,预约借书,在大门口设置“还书箱”,为读者提供24小时即全时服务;营造人性化的阅读环境,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发展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加强为未成年人的服务,根据不同年龄段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注重儿童读书兴趣的培养;关爱弱势群体,为残疾人设置无障碍通道,提供优惠或免费服务、送书上门等服务。
    六、加强人员教育,提高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干部的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业务能力以及各部门间的协作协调能力。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馆员的整体全面素质,只有全体馆员的整体全面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给读者提供更为合理和方便的及更好、更高质量的服务。一个优秀的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修养,以给读者提供更为合理和方便的及更好、更高质量的导航服务,还要培养独特的人格魅力,要用图书馆馆员的魅力来吸引读者、感动读者以建立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公共图书馆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总之,图书馆必须认真履行服务职能,把构建和谐图书馆提升为管理图书馆的指导思想,以实现图书馆内部和谐为前提条件,以实现图书馆馆藏文献结构和谐为物质条件,最终达到图书馆与读者和谐的目标,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实现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周和平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王曼 大力构建和谐图书馆 贵州日报, 2007/03/01
    3、吴冬艳; 发挥自身优势传播先进文化;辽宁日报2003年

 

上一篇:浅析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模式创新
下一篇:浅谈基层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工作  
【返回到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