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 首页 > 资源检索 > 特色资源 > 龙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 >

朝鲜族百种节

  百种节又称农夫节,是朝鲜族农民为了感恩神灵、祈求五谷丰登,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传统节日。内容主要包括祈丰祭、表彰农夫状元以及洗锄戏、摔跤、农乐等传统娱乐活动,是集祭祀神灵、歌舞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节庆。届时,临时开设叫“百种场”的集市,人们云集在此,互通有无,开展娱乐活动,场面壮观热闹。
  移民初期,百种节作为朝鲜族重要传统节日,广泛分布在鸭绿江北岸和图们江北岸的朝鲜族聚居区,分布中心为现今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中,在龙井市的开山屯镇、八道镇、三合镇以及和龙市的头道镇,传承较为完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百种节在朝鲜族社会几近失传。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只有在龙井市开山屯镇光昭村得以保留。2007年,光昭村的朝鲜族农民将传统的自发性民俗节日发展成隆重的地方文化节,参与人数逐年增多。从2016年开始,百种节走出光昭村,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举办,成为龙井市各族人民共同传承、共同保护的大众性民俗节日。百种节的成功举办,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外地游客,仅2018年,龙井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极大地促进了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如今,百种节(农夫节)已经成为延边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
  朝鲜族百种节以“农者天下之大本”为理念,体现了农耕人的勤劳与豪放之情,反映了人们祈求丰衣足食、平安如意的朴素愿望,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征。它涵盖了民间信仰、音乐舞蹈、衣食住行、集市交易等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既有庄严的祭祀仪式,又有欢快的舞蹈表演;既有传统的农耕仪式,又有激烈的竞技赛事。形式多样,底蕴深厚。百种节不仅增强了朝鲜族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通过多民族共同参与,在提升社会凝聚力、维护边疆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分部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

 
上一篇:烧月亮屋
下一篇:朝鲜族背架舞  
【返回到目录】

分享到: